他是被满清抹黑的皇帝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160年比朱棣还狠

【2022-09-04】

  中华古国,漫漫五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兴盛的王朝。有秦一朝,统一四海,威服天下,开启了大一统的历史年轮;有汉一代,汉武挥鞭,虽远必诛;有唐一国,万国朝拜,远迈世界;更有明一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风骨超然。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人朝代,从乞丐出身终成至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有二世而反的永乐大帝朱棣,亦有意在修仙却无畏而治的嘉靖帝朱厚熜,还有“木匠皇帝”朱由校,最后便是上吊自杀的崇祯朱由检。明代一共历经16任皇帝,享国祚276年,任任皇帝个性鲜明,各具权术。

  虽然说明朝的16任皇帝各有各的闪光处,但在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口中,除了开国大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之外,对于其他的皇帝,多极尽嘲讽之态。

  在诸多皇帝中,被歪曲的最多的当属明宪宗——朱见深。身为皇帝,并且能够寿终正寝,明宪宗真的有清朝史书中那么不堪吗?

  说起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生,可真的是跌宕起伏。朱见深的父亲是大明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人送外号“大明战神”。至于朱祁镇为什么是两任隔开的皇帝,又为什么有“大明战神”的称号,那就不得不提到“土木堡之战”了。

  朱祁镇称帝早期年间,好玩乐,远政事,亲奸佞,远贤臣,要是就这样的话,凭借大明前五任皇帝攒下的家底,富贵享乐一生还是可以的,但朱祁镇没有朱棣的命,却有朱棣的心。

  面对蒙古瓦剌的侵袭,除了派了一个不懂战事的太监为主帅带兵御敌外,他居然还效仿先辈,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可不是谁都能做的,这不,朱祁镇,大明的第六任皇帝,居然在战场上被生擒了,一时间明军大败,朝廷群龙无首,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史称“土木堡之战”,而在明朝的后续继承人看来,这却是“土木堡之耻”。

  此等险境下,为尽快稳定朝堂,群臣共同推举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为明朝第七任皇帝,史称景泰帝。在朱祁钰和名臣于谦的共同努力下,大明之危得到了解除,而朱祁镇则被留在了瓦剌的手中。

  朱祁镇被俘虏时,当时身为太子的朱见深年纪尚幼,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登基的景泰帝立即废黜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转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并派人时刻监视朱见深。

  从原本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变成了被幽禁深宫的无权王爷,甚至连生命也危在旦夕,这让年幼的朱见深感到深深的畏惧。

  权力总是能让人失去理智,更何况是那九五至尊的位置。景泰帝登基后,对于自己的哥哥,曾经的明宪宗朱祁镇防范得十分严密,不但不去主动赎回,甚至在瓦剌将其放回后,更是进一步将其幽禁止于南宫,把他彻底变成了“太上皇”。

  但天不遂人愿,朱祁钰病入膏肓之时,默默沉淀,等待多年的朱祁镇一举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再次成为了明朝的第八任皇帝。对于幽禁了自己的朱祁钰,他不但不承认其帝位,还大肆屠杀景泰一朝的大臣,甚至在他人教唆下杀了名臣于谦。

  重登帝位的朱祁镇更加昏庸,重用奸佞,远离甚至屠杀忠臣,听信谗言,迫害忠良,导致民怨四起,起义频发,明朝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这时,在朱祁镇晚年便开始摄政的朱见深在父亲驾崩后临危受命,顺利登基,史称明宪宗。

  面对父亲的昏庸腐败,朱见深积怨已久,一等登基,面对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朱见深立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解决朝臣争端,树立新帝权威,他斩杀了干政的宦官,避免的宦官干政的隐患的同时又巩固了君权。

  对于朱祁镇失去的人心,朱见深则通过平反了少保于谦的冤案,恢复其子的官职;并且承认朱祁钰的帝位与功绩,重修景泰陵,许其受大明皇室香火供奉。

  这一系列英美神武、以德报怨的措施瞬间挽回了失去的人心,并且迅速团结了朱祁镇和朱祁钰两朝的官位,朝堂再次稳固下来,内忧暂时得到了解决。

  除了在“文”上十分了得,在“武”上朱见深也颇有见地,其功劳暂且不说,但打仗可比朱棣狠得多了。

  在其掌权期间,大明西南地区战乱不断,对此情况,朱见深一面安抚战乱流民,一面以雷霆手段强势扫平匪患,西南战乱就此平息。

  解决了西南问题后,面对卷土重来的蒙古瓦剌以及新生的东建女真,朱见深“以夷制夷”打得瓦剌俯首称臣,重新夺回了失去的河套地区。

  对于首次来犯的建州女真,朱见深更是对其抄家灭族,几乎打得建州女真十步存一,在以后百年的时间内一直在灭族的边缘徘徊。通过文武方面的双管齐下,朱见深力挽狂澜,将破败的大明江山重新兴盛,更是为明朝续命了160年。

  从朱见深对建州女真的做法来看,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身为女真族后裔的满洲清朝皇室会在史书内对其进行不留余力地抹黑了,毕竟,这是一位不仅仅是前朝皇帝,更是一位差点从根源上灭亡了清朝的盖世猛人。

  所以,每当看到某一个朝代对前朝相关人或事物的描述时,我们都要有选择地去相信,去理解,虽然说著史首重真实,但在封建王朝下,生杀大权集于皇帝一身,不怕死的史官当然有,但怕死的史官自然更多。故此,对史书,可信但不可尽信,还是要从多方面去了解,去甄别。